国产精品黄色视频一站,精品在线视频亚洲,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高清a∨在线

                1. <kbd id="u3vxz"></kbd>
                          1. <dl id="u3vxz"></dl>
                        1. 首頁平安資訊平安要聞平安高層熱點觀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說法平安警醒
                          平安高層
                          當前位置:首頁 > 平安高層

                          凝魂聚氣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文化篇

                          發(fā)布于:2017-10-12 8:17:49  瀏覽:1217次
                          31.jpg
                            2005年6月17日,習近平在武義縣調(diào)研基層民主法治并到履坦鎮(zhèn)楊岸村察看群眾性文體活動。記者 周詠南 攝
                            歷史的縱軸上,中華文化開啟了復興之路的新征程,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
                            世界的橫軸上,中華民族在全球化時代錨定了自己的坐標,中華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鑒中顯示獨特魅力,正在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一縱一橫間,流淌著文化自信的長江大河,演繹著一場波瀾壯闊的文化盛典!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魂,文以鑄之。
                            從東海之濱到錢江源頭,從太湖南岸到甌江之畔,在浙江工作的1600多個日子里,習近平走遍浙江大地,足跡深深,闡釋了他對于文化的深邃思索,印刻著他對浙江文化發(fā)展的深遠影響。追溯習近平的腳步,他謀劃推進文化大省建設,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致力文化自強,推動文化惠民,磅礴精神力量,對浙江文化建設作出了總體部署,為浙江文化改革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10多年來,浙江干部群眾一直沒有忘記,習近平為浙江文化發(fā)展殫精竭慮的時時刻刻;一直沒有忘記,他在浙江大地精心抒寫“文化大省”的動人篇章。

                            文化自覺
                            ——深刻認識文化力量
                            今后一個時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xù)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文化力量的深刻認識、對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高度自覺和對推進文化大省建設的工作力度。
                            ——習近平
                            開啟文化建設新征程
                            2002年金秋十月,習近平履新浙江。初到浙江,這片人文淵藪之地,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10月25日,習近平為重建落成的雷峰塔揭匾。始建于北宋初年的雷峰塔,于1924年轟然倒塌后,再次矗立在西子湖畔!袄追逑φ铡泵谰爸鼗亍拔骱啊敝。這座千年佛塔再次成為杭州的文化地標。
                            浙江歷史悠久的文化積淀給習近平留下深刻印象。他說:“浙江是文物之邦,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精品琳瑯滿目,文化樣式異彩紛呈,文化傳統(tǒng)綿延不絕,為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在政策并無特殊、陸域資源并不豐富的情況下,成為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層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于浙江能夠較好地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文化傳統(tǒng)!
                            直面現(xiàn)實,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浙江現(xiàn)象引發(fā)習近平對文化力量的深層思考。
                            2005年8月12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化是靈魂》一文中這樣寫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jīng)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
                            在2003年初的省兩會報告中,習近平強調(diào)大力發(fā)展先進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地區(qū)、民族的根系。先進文化代表著人類前進的方向,是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和動力。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必須把大力發(fā)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大省,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習書記深刻地認識到深深熔鑄在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文化力量。在浙江的執(zhí)政實踐中,就已自覺地把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對接,并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睍r任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說。
                            習近平在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說道:“政治是骨骼,經(jīng)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文化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起的作用。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jīng)濟決定的,經(jīng)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fā)揮效能的物質(zhì)平臺,然而,任何經(jīng)濟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賦予經(jīng)濟發(fā)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要化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各種矛盾,必須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勵作用, 發(fā)揮先進文化的凝聚、潤滑、整合作用。”
                            一個民族,只有文化繁榮展示出比物質(zhì)和資本更強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只有經(jīng)濟發(fā)展體現(xiàn)出持續(xù)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進入更高的發(fā)展階段。
                            習近平對文化的深刻洞見,有力推動了浙江文化大省建設。
                            2003年7月,發(fā)揮浙江的人文優(yōu)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成為“八八戰(zhàn)略”的重要內(nèi)容,浙江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立起了四梁八柱。
                            “那一年,浙江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之一。”時任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童芍素回憶道。
                            2005年7月,浙江省委作出了《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開啟了浙江文化建設新征程。
                            文明素質(zhì)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護工程、文化產(chǎn)業(yè)促進工程、文化陣地工程、文化傳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如八大樂章,在浙江大地奏響了一曲澎湃激越的華美交響。
                            文化研究工程貫古通今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始終從傳承中華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歷史情懷、從推動中華民族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歷史高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文化建設“八項工程”甫一亮相,“文化研究工程”尤為奪目,因為習近平親自擔任了工程指導委員會主任。當時,這讓不少人出乎意料,不明就里。
                            “習書記十分重視文化建設,而文化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所以他就抓‘牛鼻子’!睍r任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藍蔚青明白其中的道理,“文化研究工程是基礎,是源頭,抓好了,就能帶動其他工程!
                            浙江素有“文獻之邦”之稱,歷史文獻豐富翔實。光是東漢以來的存世浙江文獻就有2000余種,可謂“泱泱兩千年,皇皇兩千種”。
                            文化研究工程圍繞“今、古、人、文”四大主題,即“浙江當代發(fā)展問題研究”“浙江歷史文化專題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歷史文獻整理”,首次系統(tǒng)梳理、考訂浙江歷史文化、文化名人及其學術思想和著述,對瀕臨失傳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進行搶救性整理和發(fā)掘,全方位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浙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歷程及其成就的人文基因和精神淵源。
                            作為迄今為止國內(nèi)最大的地方文化研究項目之一,在習近平主導下,工程由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lián)組織實施,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參與,很快取得了重大進展。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xù)關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項規(guī)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
                            2005年7月,為響應浙江省委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時任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曦向習近平報告了浙江大學與省文物局合作編纂、出版《宋畫全集》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習近平的支持。習近平明確表示,這一構想很好,值得為此努力。
                            “習書記離開浙江去上海履新前,還專門詢問了這項工作的進展!睆堦卣f,“2008年7月,《宋畫全集》開印前,他又親自審定序言,勉勵我們再接再厲、善始善終,完成好這一光榮歷史任務!
                            2010年9月,《宋畫全集》將告完成之際,編纂團隊計劃拓展實施“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對此,習近平又作出批示,下一步出版“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打算很好,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匯報,爭取各方支持。
                            2015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考察,在杭州僅停留一夜。當晚他又安排出時間,詳細聽取了張曦關于“大系”項目等工作情況。第二天,在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會上,他再次肯定了這個項目的意義。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在有關“大系”的報告上作出了重要批示。
                            時至今日,《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已成功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編纂、出版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這個項目是浙江對國家的承諾、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致敬,11000余件高清佳作鉤沉中國古代畫史,使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瑰寶得以匯聚再現(xiàn)。
                            “12年來,這個項目始終凝聚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大量心血,充分展示了他對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生動體現(xiàn)了他‘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率先垂范,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從而使我們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決心!睆堦卣f。
                            賡續(xù)傳統(tǒng)文化之魅,賦予其現(xiàn)代化之魂。功在當代,澤被后世。
                            杭州孤山腳下,有一座江南樓閣,是曾為存放國寶《四庫全書》而建的皇家藏書樓文瀾閣。文瀾閣《四庫全書》在數(shù)次戰(zhàn)火中幾陷毀滅,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珍貴古籍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后人的翻檢,然而浙江的文化建設卻需要大量的文獻研究作支持。
                            2006年,杭州出版社宣布將重新影印出版文瀾閣《四庫全書》。
                            習近平專門批示:“文瀾閣本的《四庫全書》博大精深,內(nèi)容豐富。將其影印出版,這是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對我省開展的文化研究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諄諄囑托,化作廣大文化工作者的不竭動力。經(jīng)過10年努力,2016年,匯聚浙江幾代學人心血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出版完成,全書達1500多冊。無論從文化大省建設的需要看,還是從文瀾閣《四庫全書》本身的內(nèi)容看,這次影印出版價值巨大。
                            “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挖掘出浙江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也就找到了前往未來的通關密碼。
                            歷時7年耕耘,2017年3月,多達500冊的浙江古代文獻精華《浙江文叢》付梓面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規(guī)模最大的出版工程之一,是浙江歷代文獻經(jīng)典的第一次全面整理出版,也是浙江人文歷史的第一部百科全書。
                            在挖掘整理古代史料的同時,文化研究工程也聚焦現(xiàn)代國情研究。
                            2005年6月,習近平率領浙江代表團訪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該院領導和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商討浙江省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展全面合作事宜,雙方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從此,這個省院合作建立的哲學社會科學“智囊?guī)臁,為浙江的文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年半后,一套140多萬字、共六卷本的社科哲學巨制——《浙江經(jīng)驗與中國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觀與和諧社會建設在浙江》在杭州首發(fā)。
                            該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浙江省共同主辦的國情調(diào)研重點項目,包括總報告篇、經(jīng)濟篇、社會篇、文化篇、政府管理篇和黨建篇的理論性與資料性內(nèi)容,從多重角度深入分析浙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驗及對全國的借鑒意義。
                            首發(fā)式上,習近平強調(diào),這一課題調(diào)研活動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在浙江進行的最具理論權威、規(guī)模最大、最為系統(tǒng)的一次對浙江精神的全面總結,也為浙江今后開展理論總結、進行各項經(jīng)驗調(diào)研提供了一些經(jīng)驗!罢憬陌l(fā)展實踐,確實能夠為社科院開展理論研究和經(jīng)驗總結提供空間和素材。在浙江,既有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成長的煩惱;既有先發(fā)優(yōu)勢,也有先發(fā)的矛盾和問題;既有全國性的普遍問題,也有帶有明顯浙江特色的個性問題!
                            “自2005年6月調(diào)研項目正式啟動,習書記帶隊前往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書籍編纂期間,習書記會見了課題組全體成員,并親自分析了浙江的發(fā)展成就和面臨的挑戰(zhàn)!痹擁椖空n題組組長劉迎秋回憶起60多位專家、學者在一年半時間里調(diào)研、討論、整理、收集、編寫的日日夜夜,感慨良多。
                            此后,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浙江省再次合作啟動了“中國夢與浙江實踐”等重大課題研究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文化研究工程充分發(fā)揮了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chuàng)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
                            第一期文化研究工程,設立研究項目811項,全省有1000多位哲學社會科學界專家學者參與課題攻關,出版學術專著1000多部。一大批學術成果獲得了多項國內(nèi)高水平獎項,如《郁達夫全集》等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在近五屆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中,共獲得一等獎36項,占總數(shù)的23.2%。
                            2017年3月,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啟動。浙江計劃通過5年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精品成果,到2021年底形成有浙江特色的當代“浙學”品牌。
                            習近平對文化的高度自覺和高度重視,惠澤浙江,影響深遠。

                          33.jpg
                            2006年6月10日,習近平在杭州專題調(diào)研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并慰問建設者。 記者 周詠南 攝
                            文化保護
                            ——守護民族的根和魂
                            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chǎn)是每個人的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關心和愛惜前人給我們留下的這些財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獨特的審美情趣、獨特的傳統(tǒng)氣質(zhì),才能傳承下去。
                            ——習近平
                            文明守護見證偉大復興
                            2017年9月1日,全國各地迎來開學季,約1400萬初一學生拿到了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翻開《史前時期:中國境內(nèi)人類的活動》,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介紹,里面除了文字講述的各類遺存、遺址,還選登了四張照片,分別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鉞、刻符罐和玉琮。通過課本就能了解良渚文化對于中國歷史的深遠意義,知曉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自1936年發(fā)現(xiàn)遺址后,便持續(xù)不斷開展考古發(fā)掘和研究。著名考古學家、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先生曾經(jīng)說:“從目前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來看,如果我們要談中華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遺址能拿得出來。”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只有從來路中認清自己,才能從歷史中獲得自信。習近平深刻認識到挖掘、保護良渚文化的意義,深刻認識到其對于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價值。他指出:“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2003年7月,習近平赴良渚遺址調(diào)研,當了解到“影響遺址安全的湖州市德清縣6家石礦關停困難”后,次日就趕到湖州調(diào)研。很快,這6家石礦被關停。
                            習近平的高瞻遠矚被考古成果所證明。
                            2007年,良渚發(fā)現(xiàn)古城遺址,2009年后,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壩遺址陸續(xù)出土。考古學家還發(fā)現(xiàn),大約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這些刻畫符號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良渚遺址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
                            2017年3月,繼江郎山、西湖、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后,浙江正式啟動良渚遺址“申遺”準備程序,朝著申遺的目標全力推進。良渚文化國家公園一期也已開工建設。
                            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文化的覺醒,始自對文化根脈的保護!笆澜缟蠜]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
                            2017年8月28日,央視播出大型政論片《大國外交》第一集,片中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段話深深打動了觀眾。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德國時,在柏林同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座談。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作為國家主席,有一些老前輩就跟我講,作為中國的領導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丟了,還應該在你們手里傳承下去!
                            良渚文化同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樣,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深厚的感情。守護住歷史,就是守護住了文脈,守護住了民族的根和魂。同樣,也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不忘根本才能開辟未來
                            “三山夾湖迎賓客,半月鉤城映運河”。大運河開鑿以來,溝通南北,貨暢其流,成為經(jīng)濟大動脈,與此相映,大運河也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紐帶。
                            然而,在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大運河兩岸諸多歷史文化遺存湮沒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
                            2006年6月10日,習近平在“文化遺產(chǎn)日”調(diào)研時語重心長地說:“城市化率的提高往往意味著‘建新拆舊’,意味著農(nóng)村變城市,意味著現(xiàn)代化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隱藏著對文化遺產(chǎn)進行破壞的危險,在現(xiàn)實中就存在著城市文化個性的輕視甚至埋沒,造成文脈的斷裂!
                            對大運河的保護,成為習近平心頭的牽掛。
                            2006年的一天,杭州水上巴士西湖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乘客——習近平。從拱宸橋到艮山門碼頭,船行運河,他仔細詢問運河的保護和建設情況。聽到工作人員介紹說,杭州運河正進行綜合保護,習近平頻頻點頭,并提出“希望杭州能再接再厲,繼續(xù)做好運河綜保工作,使杭州的經(jīng)濟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
                            文化保護,從宗旨到細節(jié),從內(nèi)涵到外延,習近平都有著持續(xù)、系統(tǒng)的思考。
                            按照習近平的指示,杭州市精心保護、管理運河,不斷挖掘、保護沿線遺址遺跡,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起一座座運河特色文化小鎮(zhèn)。2012年,運河杭州景區(qū)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4A級景區(qū)。2014年,大運河成功申遺。
                            如今的大運河已成為一條“文化之河”。運河游也迅速升溫。2006年,水上巴士只有6條船,現(xiàn)在已增加到58條。22公里長的亮燈景觀遵循古運河脈絡軌跡,由南往北,漫步運河沿線,恍若重現(xiàn)南宋時期十里湖墅“人煙輻輳、商賈云集”,“篝火燭照,如同白日”的景致。
                            西湖是杭州的另一張金名片。
                            許多杭州市民深情地說,西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習書記居功至偉。
                            2002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啟動。這年深秋,剛剛履新浙江的習近平,將考察杭州的第一站,放在了西湖。在熱火朝天的楊公堤新西湖景區(qū)建設工地現(xiàn)場,習近平仔細看著規(guī)劃圖紙和周邊環(huán)境。聽完報告后,習近平說:“把西湖建設好,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使西湖的歷史面貌得以還原,得到恢復,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舉!睍r任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主任的張建庭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
                            此后3年,習近平考察了西湖天地、楊公堤景區(qū)、新湖濱景區(qū)和梅家塢茶文化村等工程?疾熘,他多次表示:“省里積極支持西湖綜合保護與環(huán)境整治工程!
                            2003年9月,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加強對西湖文化的保護》一文中指出:“西湖的周圍,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對這些歷史文化遺存,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在習近平的關懷指導下,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共修復重建了180多處人文景點,逐漸恢復明代歷史上西湖西部水域。同時,挖掘和恢復了許多西湖周邊的歷史文化景觀,將杭州西湖的園、亭、寺、塔與吳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相結合,豐富了西湖風景區(qū)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2011年,西湖申遺成功。移步皆景、處處文化的西湖,成為全國人民最喜愛的文化旅游地之一。2012年,杭州市實現(xiàn)旅游業(yè)總收入1392.25億元,國內(nèi)游客達8236.88萬人次,入境游客331.12萬人次。
                            對歷史文化的珍視,對傳統(tǒng)文物的呵護,滲透在習近平的點滴言行中。
                            2005年4月8日,習近平調(diào)研蕭山跨湖橋遺址。當時,他站在有8000年歷史的獨木舟一側,對面是遺址現(xiàn)場,有攝影記者為了取景,跑到遺址保護區(qū)拍照。正饒有興趣聽講解的習近平發(fā)現(xiàn)記者的無意之舉可能會對文物造成傷害,便示意拍照記者避開。
                            他說:“拍照是小事,文物保護是大事!边@種強烈的文物保護意識,給現(xiàn)場參觀者留下了深刻記憶。
                            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
                            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步入新的歷史階段,應從什么視角認識文化,又如何讓傳統(tǒng)文化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習近平有著深入的思考、獨到的見解。
                            2006年6月10日,習近平在調(diào)研浙江文化遺產(chǎn)保護時提出,“正確處理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正確處理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與管理、利用的關系。”
                            省文物局局長柳河當時在現(xiàn)場,“習書記站得高,看得遠,對如何創(chuàng)新保護傳統(tǒng)文化有獨到的觀點和戰(zhàn)略思想,點出了很多那時候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在提到保護古村落時,習近平高度肯定了蘭溪諸葛村。他說,“有的新農(nóng)村恰恰是要保持歷史原貌的古村落,如蘭溪的八卦村等,就是要保護它的原貌,體現(xiàn)它的歷史美!
                            蘭溪諸葛村,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2003年9月19日,習近平在考察諸葛村時,就點贊過該村的古村落保護方式。
                            那天,烈日炎炎,習近平風塵仆仆,到達時已近中午。
                            天一堂是諸葛村的制高點,習近平站在那里,看著村里白墻黑瓦、錯落有致的全貌,仔細詢問諸葛村村支書諸葛坤亨有關保護情況!霸谥T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員。”諸葛坤亨對習近平說,“村里每幢古建筑都要掛牌,住在里面的村民要簽訂保護責任書。每個村民都是股東,也都是古村保護的受益者!绷暯竭吢犨咟c頭,夸獎這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模式。
                            在村落保護地圖前,習近平看得很仔細。當時的諸葛村是全國第一個實施整體保護的古村落,1.2平方公里的村莊都劃入了古村落核心保護區(qū),連村落外圍輻射開的3平方公里,也被納入外圍景觀保護區(qū)。習近平對這種保護力度給予了肯定。
                            “習書記的認可,給我們吃了定心丸!敝T葛坤亨說,在保護諸葛村的過程中曾有過爭議,“現(xiàn)在,我們保護古村落的決心更強了,方向更清晰了!
                            如今的諸葛村,完好保留著大量明清民居。古村落保護的不僅僅是村莊的面貌,還有村民的活態(tài)文化傳承。近年,諸葛村門票收入都有2000萬元左右。文化底蘊深厚的諸葛村,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村民禮敬歷史,呵護文物,自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發(fā)展中保護、創(chuàng)新中傳承。文化的生命力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不斷增強。
                            習近平十分關心烏鎮(zhèn)的保護和發(fā)展。在浙江工作期間,他五次赴烏鎮(zhèn)調(diào)研指導。按照習近平的要求,古鎮(zhèn)文化遺存與江南水鄉(xiāng)風光在完美保護中傳承創(chuàng)新,獨具魅力,成為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永久舉辦地。
                            除了可觸可感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外,習近平也非常關心散落在民間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2005年5月到6月,習近平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作了6次批示,涉及“浙江民間工藝傳承保護”“浦江縣高登山古村落搶救”“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搶救振興永嘉昆劇團”等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傳承。
                            “一個月內(nèi)集中6次批示,充分體現(xiàn)了習書記對這項工作的關注和重視。浙江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這么多年來,之所以能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其重要原因和根本保障,是習書記的高度重視!绷痈锌。
                            如今,習近平就繼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指示和發(fā)展理念,不斷在浙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非遺名錄中,浙江省有9個項目上榜,入選數(shù)位居各省之首,國家級非遺項目實現(xiàn)“四連冠”,共有217個項目上榜;在全國率先啟動涉及全省范圍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為172個重點村、868個一般村量身定制了保護利用項目;2015年出臺《浙江省傳統(tǒng)戲劇保護振興計劃》,每年安排1620萬元用于56個傳統(tǒng)戲劇非遺項目的傳承和越劇藝術的振興發(fā)展,確保我省現(xiàn)有的56個傳統(tǒng)戲劇非遺項目一個都不能少。

                            文化繁榮
                            ——打造文化大省名片
                            文化精品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一個時代文化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書寫文化史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
                            ——習近平
                            文藝精品助力文化繁榮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曾多次就繁榮發(fā)展文化事業(yè),推動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作出重要指示。
                            怎么樣的文藝作品稱得上是精品?在習近平眼里,這張精品“名片”的價值標準,首先來自人民。
                            2004年9月10日,第七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杭州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一位九旬老人和一個五歲孩子敲響了銅鑼。
                            老人和孩子,是習近平特別邀請來的。他們敲響開場銅鑼,詮釋了“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jié)日”的宗旨。
                            當年的七藝節(jié),是浙江有史以來承辦的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級藝術盛會。七藝節(jié)涌現(xiàn)出了大量浙江文化精品。在七藝節(jié)的文華獎評選中,浙江有7部優(yōu)秀戲劇作品入選,充分反映了浙江提出建設文化大省以后,文化傳世之作、獲獎之作和標志之作不斷涌現(xiàn)的繁榮局面。
                            更令人矚目的是,七藝節(jié)首次將群眾文藝活動匯聚其中。其間,全省各地舉辦了600多項群眾文化活動,真正實現(xiàn)了“讓藝術回歸人民,讓人民享受藝術”的宗旨。
                            2005年6月1日,習近平在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調(diào)研座談會上再次指出:“浙江文化要再現(xiàn)輝煌,就必須創(chuàng)作和生產(chǎn)出一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統(tǒng)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的傳世之作,一批反映時代特征、代表國家水平、體現(xiàn)浙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并使之成為浙江作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 
                            2005年11月7日,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召開。會上,習近平娓娓道來:
                            “人類文化發(fā)展史表明,凡是名著、名曲、名畫,無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群眾的真實情感。”
                            “真正的文藝家總是站在時代的前列,關注國家命運,反映人民心聲,抒寫時代精神!
                            無論文化發(fā)展翻開怎樣的新篇,文化發(fā)展的目的始終在于人民,文化發(fā)展的動力始終來自人民。
                            習近平的講話為文藝精品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在省第六次文代會上,時任省劇協(xié)副主席茅威濤當時一邊聽,一邊在腦海中勾勒著心中的“文藝精品”。她說,“我們一直想著如何在深刻把握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的前提下,致力于傳統(tǒng)藝術的推陳出新,習書記的講話讓我們牢牢把握住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魂,那就是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
                            當天,在現(xiàn)場聆聽習近平講話的時任杭州歌舞團(杭州歌劇舞劇院前身)副團長崔巍也深有感慨。2003年前后,根據(jù)大量農(nóng)民工進城的社會現(xiàn)狀,他們創(chuàng)作了《與外鄉(xiāng)人一起跳舞》舞劇。近年來,杭州歌劇舞劇院一直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理念,創(chuàng)作出了《遇見大運河》《雷峰夕照》等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創(chuàng)新劇作。
                            2006年10月,在習近平關心下,又一個國家級藝術節(jié)——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越劇藝術節(jié)成功舉辦。
                            在開幕式上,習近平強調(diào)要充分調(diào)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推動越劇藝術乃至浙江文藝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的發(fā)展。此后,中國越劇藝術節(jié)永久落戶浙江,每四年一次,領梨園之風騷。
                            文化為犁,精品鑄魂。浙江文藝精品不斷涌現(xiàn)。
                            在習近平的關心下,當年,由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影視部等單位出品的浙商題材電視劇《十萬人家》成為2006年度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重點扶持項目;《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劇目,在2006年中國越劇藝術節(jié)奪得了4個金獎,占到金獎總數(shù)的一半;《公孫子都》入選了2005—200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成為全國30臺初選劇目中唯一的昆;劇場版《宋城千古情》一經(jīng)推出,場場爆滿,口碑上佳……
                            文藝人才厚植精品沃土
                            在推動文化繁榮發(fā)展的過程中,習近平高度關注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他提出:“必須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質(zhì)的優(yōu)秀文藝隊伍!
                            2001年至今一直擔任中國美院院長的許江,每次談起習近平對中國美院的關懷與厚望,就感恩于心!坝浀昧晻泟倎碚憬1個多月時,就來過美院考察,認為美院是浙江的‘金名片’!”
                            從2002年至2006年,習近平每年都會到中國美院考察。他的足跡遍布中國美院的南山校區(qū)、象山校區(qū),以及濱江校區(qū)。
                            2005年4月,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剛剛投入使用,習近平就來到這里調(diào)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疾熘,許江向習近平匯報了中國美院欲聯(lián)合杭州市打造“動漫之都”的想法,習近平明確支持學校學科發(fā)展的特色之路!霸趯W科設計上領先,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積極探索產(chǎn)學研一體化,為浙江發(fā)展作出貢獻,是當年習書記對美院的殷切希望!痹S江說。
                            2006年2月,一次被習近平形容為“這在過去是沒有過的”的會議,深藏在了許江的腦海中。當天,習近平主持省委常委會,第一個議題就是專門聽取中國美院的工作匯報,積極支持中國美院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為文化大省建設作出貢獻!拔幕笫∫形幕放、文化旗艦、文化航母、文化生力軍!绷暯秸J為,中國美院應該當仁不讓。
                            11年后,許江仍然難掩內(nèi)心的激動:“習書記的種種建議,體現(xiàn)了他以獨特的情懷,總攬浙江文化歷史;以高遠的眼光,把教育擺在驅動浙江發(fā)展力量的重要位置,為推動文化繁榮發(fā)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2005年的那次到訪,習近平在象山校區(qū)的山北水邊種下了一棵象征堅忍與秋實的杜英樹。圍繞著這棵杜英,中國美院師生種下了18棵樹。如今,十年樹木,蔚然成林。一大批青年藝術人才不斷茁壯成長。
                            文化沃土長出產(chǎn)業(yè)大樹
                            “浙江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洋溢著濃郁的經(jīng)濟脈息!碧峒罢憬奈幕颍暯皆@樣詮釋。他在2006年10月30日的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刊發(fā)的《文化經(jīng)濟點亮浙江經(jīng)濟》一文中寫道:“所謂文化經(jīng)濟是對文化經(jīng)濟化和經(jīng)濟文化化的統(tǒng)稱,其實質(zhì)是文化與經(jīng)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fā)展。這是浙江改革發(fā)展中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亮點。”
                            動漫產(chǎn)業(yè)在浙江的發(fā)展,正是生動的注腳。
                            2003年,浙江的動漫產(chǎn)業(yè)幾乎為零。短短兩年后,2005年2月,杭州在與國內(nèi)諸多城市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我國第一次國家級、國際性動漫盛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舉辦權。
                            此后,習近平進行了相關的調(diào)研。
                            中南卡通董事長吳建榮至今還銘記著2005年4月習近平來公司考察調(diào)研的情景,那天,習書記一下車,就來到動畫制作辦公室。
                            由于剛剛搬進新辦公大樓,空調(diào)還沒來得及裝。辦公室顯得悶熱。
                            “動漫做得怎么樣?”習近平一邊用毛巾抹汗,一邊仔細觀看動畫制作,向動畫設計師詢問情況。
                            “中國動漫只有行業(yè)沒有產(chǎn)業(yè)”;“中國動漫市場很大,但90%被國外卡通搶走”……面對習書記的關切,吳建榮將困惑與尷尬一一托出。
                            習近平聽罷,語重心長道:“動畫不是用錢來衡量的。它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碑?shù)弥獋鞑?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500集動畫片《天眼》在播出后廣受好評時,習近平感到由衷高興。
                            “習書記很早就意識到了動漫產(chǎn)業(yè)是21世紀的朝陽產(chǎn)業(yè)!眳墙s說,“他曾多次強調(diào)舉辦動漫節(jié)的重要性,并對動漫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出具體建議!
                            2006年4月,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在杭州舉行,習近平會見來賓,并對浙江動漫產(chǎn)業(yè)寄予厚望。此后,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永久落戶杭州,“動漫之都”美譽傳遍全國,浙江成為國內(nèi)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動漫產(chǎn)業(yè)中心。
                            “當代文化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產(chǎn)業(yè)的競爭,軟實力、文化力必然要通過文化產(chǎn)業(yè)的競爭力來加以體現(xiàn)。同時,這也具有經(jīng)濟結構調(diào)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意義!边@是習近平對文化產(chǎn)業(yè)推動經(jīng)濟轉型的深刻認識。
                            產(chǎn)業(yè)是文化中長出來的“樹”。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植根于時代的土壤。
                            自2003年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以來,浙江努力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發(fā)展資源,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fā)展硬實力,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并根據(jù)浙江民營經(jīng)濟發(fā)達的特點,進一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
                            習近平說:“發(fā)展民營文化企業(yè),是浙江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文化改革與發(fā)展的特色與優(yōu)勢所在!薄氨仨毾裰С职l(fā)展民營經(jīng)濟那樣,進一步放開放活,突破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體制瓶頸,打開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閘門,搶占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先機,大力發(fā)展民營文化企業(yè)!
                            2004年,橫店影視產(chǎn)業(yè)實驗區(qū)成立,成為全國首個集影視創(chuàng)作、拍攝、制作、發(fā)行、交易于一體的國家級民營影視產(chǎn)業(yè)實驗區(qū)。
                            “習書記曾兩次到橫店考察,指導影視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力地推動了橫店影視文化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壯大!睓M店集團創(chuàng)始人徐文榮說。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橫店做出了文化產(chǎn)業(yè)全域化的創(chuàng)新樣本。
                            如今,橫店影視文化產(chǎn)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2016年,實驗區(qū)實現(xiàn)營收180.9億元,上繳稅費20.87億元,入?yún)^(qū)影視企業(yè)和藝人工作室1000多家,接待劇組271個,在全國影視文化行業(yè)的龍頭地位優(yōu)勢明顯。目前,橫店已投入數(shù)百億資金,建起30多個影視實景拍攝基地,35個高科技攝影棚,55個影視拍攝外景點,成為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累計拍攝影視作品1800多部、48000多集。
                            為進一步發(fā)揮浙江塊狀特色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浙江在文化產(chǎn)業(yè)布局中,特別構筑了浙北、浙中、浙東、浙西南等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帶。
                            麗水龍泉,就位于浙西南的生態(tài)文化產(chǎn)業(yè)帶里。
                            作為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陶瓷類項目,龍泉青瓷名揚天下,而其技藝的繼承與發(fā)揚,龍泉青瓷博物館功不可沒。龍泉青瓷博物館的發(fā)展壯大,離不開習近平的關心。
                            2005年,習近平第三次來到龍泉考察。在考察完竹垟畬族鄉(xiāng)后回城區(qū)的車上,時任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向習近平匯報了龍泉青瓷文化的傳承工作,并提出了建博物館的想法。
                            習近平說,龍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應該好好保護,可以建一個新的博物館。他還特別叮囑趙建林,新館不一定規(guī)模很大,但一定要有個性和特色。在習近平的關心下,省財政很快落實了補助資金,幫助龍泉啟動了博物館建設項目。
                            “龍泉這樣的山區(qū)欠發(fā)達縣,如果沒有習書記的關心支持,絕不可能建成這么一個博物館!壁w建林說。龍泉人民始終感念在懷,至今記憶猶新,為表感恩之情,特意在博物館廣場前設置了一塊景觀石,上面刻了三個大字“關懷石”,石頭的背面,用文字介紹了習近平重視關心龍泉青瓷博物館建設的情況。
                            如今,龍泉做起了“文化+”文章,依托青瓷博物館這一地標性建筑,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提擋加速”。龍泉劍瓷產(chǎn)業(yè)支柱產(chǎn)業(yè)地位正在逐步顯現(xiàn),2016年劍瓷文化產(chǎn)業(yè)產(chǎn)值達30.2億元,文化產(chǎn)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如今,浙江文化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全省電視劇、動畫片、電影產(chǎn)量均居全國前茅,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等各類國家級獎項的精品數(shù)量位居全國前列。
                            除了廣播影視、文化演藝、動漫游戲、文化產(chǎn)品制造等領域,新聞出版領域同樣優(yōu)勢凸顯。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會上,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聯(lián)合集團、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宋城演藝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浙江文化企業(yè)入選“全國文化企業(yè)30強”,入選總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
                            “文化的力量最終可以轉化為物質(zhì)的力量,文化的軟實力最終可以轉化為經(jīng)濟的硬實力。”遵循習近平指明的方向,以文化為根,浙江大地生長出的這一新興產(chǎn)業(yè)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34.jpg
                            2005年8月3日,習近平在烏鎮(zhèn)調(diào)研古鎮(zhèn)保護工作。(通訊員 攝)
                            文化惠民
                            ——滿足群眾文化生活
                            努力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習近平
                            文化樂園滋潤城市鄉(xiāng)村
                            2005年5月15日,西子湖畔,玉皇山麓。習近平撳下浙江美術館開工按鈕。投資4.2億元的美術館拉開了建設大幕。
                            建一個浙江人的美術館,曾是幾代人的夢想。如今,站在杭州南山路上,一眼就能望見那座波浪形的建筑,依山向湖,錯落有致。簡潔、淡雅、古樸的建筑猶如“生長”在西湖邊的一幅江南水墨畫。
                            這座至今讓人流連忘返的文化地標,就是在習近平的親切關懷、直接推動下規(guī)劃建設的。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2003年1月31日,大年三十,習書記來考察時,天上還下著小雨,他打著傘,冒著寒風冷雨,帶著一行人來考察選址。”14年后,中國美院院長許江依然還清楚地記得那天的情景。
                            習近平那天在南山路考察完后,馬上就開會研究。
                            因西湖邊用地極其緊張,許多人建議將美術館建在錢江新城。最終,習近平一錘定音:“這個美術館就建在西湖邊!
                            在談到浙江美術館的建筑風格時,習近平指著身穿對襟中式上衣的許江說,既然建在西湖邊,就應該是中國的樣式,就像許江穿的衣服,應該一看就是中國的。
                            2009年,浙江美術館正式開館。如今,該館已躋身全國重點美術館,每年舉辦各類展覽約50個、公共教育活動近300場次,成為美術創(chuàng)作展示交流的重大平臺、重要窗口,大大豐富涵養(yǎng)了浙江人民的精神生活。
                            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一大批重點文化設施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偼顿Y22億元、總建筑面積36萬余平方米的西湖文化廣場,占地10余萬平方米、標志著杭州從“西湖時代”向“錢江時代”邁進的杭州大劇院,與浙江美術館一起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地標。
                            作為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人類傳統(tǒng)文化的收藏之所,習近平對博物館情有獨鐘。他重視博物館的保護修繕、重視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文物蘊含的價值融入人們生活,給當代人以民族自信和歷史啟迪。
                            2005年5月,習近平考察西湖博物館建設情況。在臨時搭建起的簡陋工棚內(nèi),習近平講了一番話,讓張建庭至今難忘,“習書記說,建筑是‘丫環(huán)’,西湖是‘主人’,西湖博物館的建筑形式要符合西湖特色,要進一步堅持‘濃抹自然、淡妝建筑’的理念!
                            習近平的話風趣、生動卻又意味深長,具有豐富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正是在他的關懷下,西湖博物館成為挖掘、傳承杭州城市文化和西湖文化的一個窗口,也成為服務社會、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場所。
                            中國水利博物館也是如此。2005年4月,習近平考察位于蕭山的中國水利博物館建設工程現(xiàn)場。時任水利博物館籌委會負責人的張志榮回憶說:“習書記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告訴我們,博物館的布展方式要有革命性的變化,不能僅是陳列展品和圖片宣傳,更要創(chuàng)新理念,綜合應用聲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寓展覽、教育、休閑、娛樂為一體,吸引群眾積極參與,以增長知識,受到教益!
                            如今,置身于水晶塔內(nèi)的中國水利博物館時,可以感受到大量沉浸式的場景,許多文物,通過現(xiàn)代科技手段栩栩如生地“活”了起來。
                            “八八戰(zhàn)略”實施以來,浙江省對文化的投入不斷加大。2005年,浙江文化投入總額超過14億元,與“九五”期間5年文化投入總量基本持平。從2006年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全省縣級圖書館、縣級文化館、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基本實現(xiàn)全覆蓋,逐步建起一個覆蓋浙江區(qū)域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創(chuàng)新服務豐富群眾生活
                            沒有文化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無從談起。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非常關心群眾文化生活。
                            2005年5月17日一早,紹興楊汛橋鎮(zhèn)文化中心剛開門不久,習近平就來到這里,在這個全省首家農(nóng)村文化綜合體內(nèi),和老百姓拉起了家常。
                            “最近在讀什么書?”“最喜歡看什么電影?”“在文化生活方面,還有些什么需求?”
                            村民們見習書記來了,很快圍了上來,你一言我一句地暢談親身感受。
                            “有了文化中心,閑的時候我們不愁沒地方去了”,“生活在這里感覺很幸!薄暯铰犃耍樕蠞M是笑意。時任楊汛橋鎮(zhèn)黨委書記趙建國記得,“習書記肯定了文化中心的工作,也提醒我們,文化服務要跟上村民不斷變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這次調(diào)研之后,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成為習近平常常牽掛的一件大事。
                            2005年6月1日,習近平在宣傳文化系統(tǒng)調(diào)研座談會上說:“目前,我省城鄉(xiāng)文化發(fā)展還不平衡,多數(shù)文化活動場所集中在縣級以上城市,不少農(nóng)村文化陣地存在缺設施、缺經(jīng)費、缺人才、缺內(nèi)容的情況,一些偏遠農(nóng)村至今無法收聽廣播電視節(jié)目,文化產(chǎn)品供給的有效性不高,農(nóng)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比較貧乏!
                            普遍的問題尤其需要治本之策。在習近平關心下,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成為文化大省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年11月,浙江省演出公司負責人陸湘漢受命組建“浙江錢江浪花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錢江浪花藝術團)”,免費為基層群眾送演出。
                            藝術團首創(chuàng)的“錢江浪花”文化大篷車,能像“變形金剛”一樣迅速變成一個絢麗的大舞臺,文化下鄉(xiāng)一下變得非常方便,“錢江浪花藝術團”受到基層熱烈歡迎,各地農(nóng)村不斷發(fā)出邀請。
                            習近平對“錢江浪花藝術團”的創(chuàng)新和堅持給予了批示表揚。
                            回憶起當時的批示,陸湘漢仍然很激動。“那是2006年8月,習書記肯定了我們的創(chuàng)新演出。他批示中提到,‘錢江浪花藝術團文化直通車,搭建了文化服務基層的平臺,豐富了廣大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特色鮮明,形式多樣,貼近基層,富有實效;希望認真總結,不斷完善,持之以恒,積極推廣,把更多的精彩節(jié)目送到基層鄉(xiāng)村,進一步滿足基層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為推進文化大省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花引來百花開。一時間,“錢江浪花藝術團”成為文化下鄉(xiāng)的標桿。嵊州越劇大巴、衢州文藝大篷車、平陽流動劇場、景寧文藝直通車、慶元文化大篷車等,常年穿梭于基層,為群眾送去喜歡的節(jié)目。
                            流動大篷車一時成為浙江大地上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進一步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努力使農(nóng)村的文化環(huán)境有較大改善!卑凑樟暯降闹甘荆「鞯丶哟罅颂剿,充分發(fā)揮農(nóng)民在農(nóng)村文化活動中的自主權和主體性,不斷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起來,讓文化的種子在農(nóng)村生根、開花、結果。
                            沿著這條惠民之路,浙江不斷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2013年,浙江開始打造鄉(xiāng)村“精神文化地標”——農(nóng)村文化禮堂。經(jīng)過4年多的建設,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累計建成7400多家農(nóng)村文化禮堂,覆蓋全省超過26%的行政村。
                            文化惠民,滋潤城市鄉(xiāng)村,孕育出了一片綠意蔥蘢的天地。
                          35.jpg
                            2005年4月8日,習近平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新校區(qū)考察調(diào)研。記者 周詠南 攝
                            文化引領
                            ——精神文化滋潤心田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業(yè)即養(yǎng)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業(yè)。人,本質(zhì)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
                            ——習近平
                            浙江精神凝聚奮進動力
                            “浙江老百姓聰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數(shù)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優(yōu)勢,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
                            2003年7月,剛來浙江9個多月時間,習近平便對浙江文化的特點有了深切的認識。
                            在2003年7月10日的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習近平如數(shù)家珍地講起了浙江文化的特點。他點出,“浙江人的這種‘文化基因’,一旦遇到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必然‘一有雨露就發(fā)芽,一有陽光就燦爛’,迸發(fā)出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極大地推動浙江社會生產(chǎn)力的解放和發(fā)展!绷暯竭M一步提煉出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
                            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成為激勵全省人民“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不竭動力。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不斷通過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各種形式的載體,推動和踐行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
                            2005年,浙江發(fā)生了多起臺風災害,在重大考驗面前,浙江廣大黨員和干部表現(xiàn)十分出色,特別是很多基層干部風里來、雨里去,一次次感動著習近平。
                            “權力不大,責任不小,非?捎H、可敬、可愛!痹诋斈9月的一次省委常委會議上,習近平談到了這些優(yōu)秀的基層黨員干部,他認為,這是“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的完美詮釋”。
                            次年,省委宣傳部接到了習近平布置的任務——拍攝一部反映浙江人民抗擊臺風的電影,弘揚“浙江精神”。最終,浙江成功拍出電影《超強臺風》。這部被譽為“中國人靠自己特技走向世界”的標桿之作,完成了主旋律電影類型化的現(xiàn)實轉型,不但票房豐收,還獲得了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13屆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提名等一系列榮譽。
                            習近平非常重視從歷史文化中吸收豐厚營養(yǎng),延續(xù)歷史文脈,弘揚精神力量,實現(xiàn)浙江人文精神的與時俱進。
                            時至今日,時任紹興市文廣局局長邵田田依然保存著一份書信的復印件。那是2006年3月,習近平寫給時任文化部長孫家正的一封信。
                            原來,當年3月,紹興市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大禹陵公祭”準備上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月20日一大早,省文化廳領導帶我一起到省委,向習書記進行了匯報!弊屔厶锾餂]有想到的是,習書記第二天就致信文化部長孫家正,推薦紹興“大禹陵公祭”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公示項目,使作為優(yōu)秀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大禹陵公祭”活動和大禹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最終,“大禹陵公祭”被成功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感情躍然紙上。
                            當年,公祭大禹陵時,習近平專程發(fā)來賀信:“公祭大禹陵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大禹以其疏導洪患的卓越功勛而贏得后世敬仰。其人其事其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淵源。公祭大禹陵,對于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對于弘揚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對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都是有益的。”
                            習近平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尤其關注“未成年人”和“青年”這兩個群體。
                            2006年9月27日,習近平走進浙江大學,為在杭高校大學生作報告。這場題為《繼承文化傳統(tǒng) 弘揚浙江精神》的報告,在大學生中引起熱烈反響。
                            今年31歲的陳惟遠是浙江大學行政管理2009屆畢業(yè)生。11年前,他就是坐在浙大小劇場里,聆聽了習近平的報告。
                            “習書記先是給大家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标愇┻h說,雖已過去了11年,習書記的報告讓他仍記憶猶新。
                            “習書記說,當年毛主席乘專列途經(jīng)河南的南陽停留,南陽地委書記上火車向主席匯報地方情況。毛主席問他,當年諸葛亮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這南陽是現(xiàn)在這里的南陽還是指現(xiàn)在湖北的襄陽呀?這位書記雖一臉茫然,卻仍然肯定地說就是這里。毛主席又問,河南的香油很好,你知道現(xiàn)在的價格是多少呀?這位書記又沒答上來。毛主席接著問,你今年多大呀?回答說,這個知道,五十五。毛主席風趣地說,你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
                            “這個故事一下就把大家吸引住了!标愇┻h回憶說。
                            習近平告訴大家,這位地委書記對當?shù)氐臍v史淵源、文化傳統(tǒng)不夠熟悉,對諸如老百姓柴米油鹽的事不夠關心,只知道自己身邊的一些事。而毛主席每到一處總要先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
                            看著臺下一雙雙熱情的眼睛,習近平說,你們在浙江求學,將來許多人還要在浙江創(chuàng)業(yè)和生活,就起碼要對當?shù)氐慕?jīng)濟、社會、歷史、人文和人民生活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對一名大學生來說,要了解浙江、熱愛浙江,進而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民族,激發(fā)起應有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陳惟遠說:“原本以為那是一場有距離感的講座,沒想到習書記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把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讓我們懂得了自己所肩負著的使命和擔當,深刻感受到了源遠流長的浙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
                            這已是習近平第3次在杭州為大學生作報告。
                            2003年9月28日,習近平為在杭高校師生作國際國內(nèi)形勢分析報告。2005年6月20日,習近平以“同大學生談人生”為主題,勉勵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005年起,在習近平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建立了省領導聯(lián)系高校和定期為高校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12年來,省委、省政府領導為大學生作形勢政策報告260多場次。
                            習近平融匯古今、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為浙江莘莘學子指引了青春航向,樹立了人生坐標。
                            2004年7月23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撰文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精神面貌。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事關未來的事業(yè),是決定中華民族綜合素質(zhì)不斷提高的基礎工作。只有‘從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堅實基礎!
                            2005年5月17日下午,習近平來到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調(diào)研。紹興市魯迅小學的學生正在這里參加“學工一日”,進行動手能力訓練。習近平與孩子們親切交談,還一起參與了手工制作。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重視和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僅要給他們造就知識的殿堂,還要為他們提供精神的樂園。”習近平說,“無論是教育還是娛樂,都要注重發(fā)展孩子們的個性,開發(fā)孩子們的智力,鍛煉孩子們的能力,挖掘孩子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激勵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觀快結束的時候,習近平對時任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朱老虎說了一句囑托:“老朱啊,你一定要看好這個家!”
                            現(xiàn)在的老朱依然是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他謹遵囑托,將這個“家”越看越好,如今的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每年接待學生多達七八萬人次。
                            G20杭州峰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浙江干部群眾“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諄諄教導,言猶在耳,凝魂聚氣,催人奮進。如今,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滋育著浙江的生命力,激發(fā)著浙江的創(chuàng)造力,培植著浙江的競爭力,激勵著浙江人民永不自滿、永不停息。
                            書香浙江培養(yǎng)高尚情操
                            習近平酷愛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還經(jīng)常要求黨員干部多讀書。
                            “領導干部讀書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 2006年2月17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刊發(fā)《多讀書,修政德》一文。文中說:“我們國家歷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以德!薄皬V大黨員干部要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成為凈化靈魂、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習近平還在《求知善讀,貴耳重目》一文中論述要如何讀書。他說,一方面,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書呆子,不讓有害信息填充我們的頭腦;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抓不住實質(zhì),把握不住精髓。
                            省委宣傳部一位領導清晰地記得,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除定期舉辦中心組學習會議外,每年還會舉行集中的領導干部讀書會,材料袋里經(jīng)常裝著厚厚的幾本書。
                            2015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杭州考察時,對錢江新城城市陽臺的“漂流書亭”產(chǎn)生濃厚興趣,給予勉勵肯定:“你們做得好,這是很特別的文化交流平臺。”
                            如今,在杭州、在全省各地,書香浙江正成為一種風尚,成風化人,潤物無聲。
                            先進典型引領核心價值
                            人需要精神引領,社會需要價值導航。對一個國家、一個公民來說,核心價值觀就是精神支柱、行動指南。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先進典型示范引領。2006年7月20日、7月26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連續(xù)刊發(fā)了兩篇文章《要善于抓典型》《要善于學典型》,并指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善于抓典型,讓典型引路和發(fā)揮示范作用,歷來是我們黨重要的工作方法。實踐證明,抓什么樣的典型,就能體現(xiàn)什么樣的導向,就會收到什么樣的效果。”
                            吳順海就是一位引領人們前行的優(yōu)秀典型人物。
                            吳順海是東陽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2004年5月12日夜晚,吳順海與同事一起,坐在路邊一輛不起眼的面包車里,監(jiān)視著馬路對面的一個店鋪。一輛白色小車開了過來。吳順海貓著腰,迅速朝對面的門市部潛過去。就在這時,一輛超速行駛的轎車疾馳而來。一瞬間,他整個人被拋起后重重摔在地上。一個月后,年僅47歲的吳順海就永遠離開了人世。
                            從事檢察工作的16年里,吳順海參與和主辦貪污、賄賂、瀆職等犯罪案件86件,其中大案57件,為國家、集體挽回經(jīng)濟損失1300余萬元。
                            站著是根柱,倒下是根梁。
                            2005年6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浙江省委在杭州舉行追授吳順海同志榮譽稱號命名表彰大會。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講話并指出:吳順海同志是浙江省基層檢察機關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過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杰出代表。他始終牢記宗旨,心系百姓,滿腔熱情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執(zhí)政為民、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公仆情懷。吳順海同志不僅是浙江省政法干警學習的榜樣,也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吳順海用生命樹立了一座豐碑。
                            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說:“像領導干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樣,做一個親民愛民的公仆,做一個忠誠正直的黨員,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不變質(zhì)的領導干部!
                            時代楷模樹風尚。一位位可親、可敬、可學的先進典型,為自己留下一個好口碑,為人民樹起一座真豐碑。
                            六年相守,一生牽掛。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個年頭,熟悉這里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不要說杭州的水,杭州的山我都走過,參與和見證了這里的發(fā)展。”在G20杭州峰會期間,習近平飽含深情地說。
                            六個年頭,這塊人文淵藪之地,沉淀著他發(fā)展先進文化的先行探索和實踐。
                            循著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時的諄諄教導,一張藍圖繪到底,歷屆浙江省委一任接著一任干,深入實施“八八戰(zhàn)略”,加快推進文化建設。
                            2008年6月,省委通過《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延續(xù)了重點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等內(nèi)容。
                            2011年11月,省委對加快推動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作出了謀劃和部署。
                            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軟實力上更進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設文化浙江”的新目標。
                            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到文化浙江,浙江的文化建設一脈相承,一路前行。
                            后記
                            如今的之江大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最美現(xiàn)象”由盆景變風景成風尚。
                            如今的浙江城鄉(xiāng),農(nóng)村文化禮堂星羅棋布,到2020年將建成1萬個,覆蓋80%以上農(nóng)村人口!俺鞘袝俊背蔀槌鞘辛聋愶L景,越來越多的人能在24小時不打烊的“精神糧倉”里獲取文化的滋養(yǎng)。
                            如今的浙江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2016年,全省文化及相關特色產(chǎn)業(yè)增加值達到3200億元左右,文化產(chǎn)業(yè)已然成為浙江省支柱性產(chǎn)業(yè)。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绷暯娇倳浀奈幕孕,奔騰在浙江兒女的血脈中,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化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在驕人的文化自信中——浙江,再出發(fā)!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 記者 周少華 秦軍 王婷 李文芳 陸遙 嚴粒粒  編輯:徐凌
                          關于我們  |  組織結構

                          版權所有:平安紹興新聞網(wǎng)Copyright2014
                          號電話: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紹興市鳳林西路300號
                          廣告代理合作單位:紹興市藍劍傳播有限公司;

                          浙公網(wǎng)安備33060202000023號 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3012563號 本站設計:耳東師兄